电子课本网 第43页

第43页

信息发布者:
用假设语句,以“鸟”为意象,生动形象,增添了诗歌的韵味,具有感染力,而且能够让
人产生联想:鸟既如此,何况人乎?拓展了诗的意境。
诗中的土地突破了土地的本身的意义,上升到了象征祖国,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生他养他
而又多灾多难的祖国的深沉的爱,抒发了那个时代,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奋斗献身的华
夏儿女的共同心声。
①背景不同:《我爱这土地》是充满硝烟的抗战时期;巛中国的土地》是改革开放的新
时代。②写法不同:《我爱这土地》借用鸟的歌唱作比抒情言绪;《中国的土地》是直抒胸
臆。③主题相近:《我爱这土地》抒发诗人面对遭受苦难的大地,要为此而献身的强烈愿望;
《中国的土地》是面对这块神奇的土地,表达永远思念的感情。④两首诗都注重意象创造:
如果说艾青是借助“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
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来描绘出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中
国人民的无比愤怒以及解放区的勃勃生机让人们看到抗战胜利的光明曙光。那么刘湛秋则
是把对中国土地的讴歌,对中国人民的礼赞寄寓在典型新颖的意象之中。如“激流的三峡传
来神女的叹息”,既写出了祖国山川的秀美,又自然地暗示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和古老文
化。
我的家乡在屏边的一个小山村上,那里树木茂盛,花草芳香,河水清澈见底,十分美丽。
黎明时,云雀的声音打破了清晨的宁静。这时,我望着前面那座高大的山,突然射出两三道
光,仿佛是闪光的利剑,刺向我的眼睛。当太阳超出了地平线时,动物们开始活跃了。树下,
我抬头看,有时有小鸟飞过,有时树杈间有几只小松鼠在来回跳动,“吱吱”“喳喳”“咯吱咯吱”......
小动物们的叫声把整片山林吵得沸反盈天,使大地不再冷清。中午我在村子旁,望着那绿油
油的麦田,一棵棵被夏风吹弯了腰,远远的看去真像是一片绿色的海洋。牧童赶着牛羊往山
上走,到了山上,牛羊有的趴在地上,一边吃草,一边晒太阳,有的吃饱了,站起来用角顶
别的牛羊,有的口渴了,跑到湖边去喝水......夜幕降临,家家户户开着灯,有的已经在床上
睡觉,只有一些人在小声地讲话,使这个小山村十分宁静。外面,偶尔会传来狗吠声、和远
方的汽笛声,没有繁华城市里喧闹、嘈杂的声音。我的家乡十分美丽,我爱我的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