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64页

第64页

信息发布者:
①母亲深明事理,虽不舍儿子远行,却默默支持儿子当兵。②母亲朴实细心,为不能给
儿子办酒席感到愧疚,她做儿子最爱吃的菜,杀的鸡只想给儿子一人吃;③母亲勤俭能干,
给儿子做新衣,钉扣子,天天忙碌;④母亲自尊要强,自己头发梳得光鲜,全家穿新衣,体
面地送儿子去当兵。
示例:娘啊,您真的老了!您时时为儿子牵肠挂肚,怎能不老?您一心为儿子操劳忙碌,
怎能不老?您满脸的皱纹让我揪心!
结构上,有首尾照应的作用。内容上,作者借“门”来表达“我”与家之间的深厚感情。
回家时的遥望,离家时的回望,都饱含着“我”对家的爱与眷恋。“门”开启时的等待,“门”吱
嘎叫了一长声,又寄寓着家对“我”的爱与不舍。

“远”的感觉来自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离家参军,岂能不远?但从离家的那一刻起,对
家的厚爱,对父母的眷念,将萦绕心头,无论何时何地都将伴随着“我”,所以说,这份感情
更真切、更贴近了。
柳青
陕西下堡村
①勤劳朴实、坚韧不拔。事例:互助组初期,当庄稼人都把羡慕的目光投向富裕中农郭
世富时,他跑到郭县买回稻种,在互助组内搞稻麦两熟;当“老资格”的党员郭振山在革命的
征途上退了坡的时候,他勇敢地担负起带领庄稼人走互助合作道路的重担。②拥护党、热爱
社会主义。事例:在党的教育下,认识到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决定走一条与父辈不同的创社
会主义大业的道路。他决心把自己的一切献给党的事业,他觉得只有这样做,才活得带劲儿,
才活得有味。③积极、聪明、能干。事例:富裕中农不愿再把粮食借给困难户度过春荒,连
有能力的郭振山都束手无策了,他却组织人们进山割竹,解决了困难户的粮食和互助组的肥
料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