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8页

第8页

信息发布者:
一些人“望门投止”,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
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自愿留下,不畏
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如杜根那样有高风亮节的人,
坚贞不屈地效命于国家的兴亡大业。这里化用张俭
和杜根的典故,是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
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
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这两句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属
于以诗明志,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示例:谭嗣同要以死来警醒人们:在中国,革新与
革命都是要流血的,人们看到他的死,就知道应该
怎么做了。赋予自己的死如此深重的意义,他才能
如此慷慨激昂,横刀笑对苍天。历史没有辜负他,
菜市口滚落的头颅最终埋葬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谭嗣同真正赋予了死亡最伟大的意义,和他那位楚
地先人屈原声气相通。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
★     “望门投止思张俭止”这一句,是身处囹圄的谭嗣同记挂、牵念仓促出逃的康有为等人的安危,借典述怀。私心祈告:他们大概也会像张俭一样,得到拥护变法的人们的接纳和保护。
     “忍死须臾待杜根”是用东汉诤臣义士的故事,微言大义。通过运用张俭的典故,以邓太后影射慈禧,事体如出一辙,既有对镇压变法志士残暴行径的痛斥,也有对变法者东山再起的深情希冀。这一句主要是说,戊戌维新运动虽然眼下遭到重创,但作为锐意除旧布新的志士仁人,应该志存高远,忍死求生。等待时机,以期再展宏图。

故答案为:
        一些人“望门投止”,匆忙避难出走,使人想起高风亮节的张俭;一些人“忍死须臾”,自愿留下,不畏一死,为的是能有更多如杜根那样有高风亮节的人,坚贞不屈地效命于国家的兴亡大业。这里化用张俭和杜根的典故,是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业。
本题考查对古诗句的积累与运用。
★      结合句意可知“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属于直接抒情。结合所学和积累可知《过零丁洋》中结尾两句以磅礴的气势收敛全篇,写出了宁死不屈的壮烈誓词,意思是,自古以来,人生哪有不死的呢?只要能留得这颗爱国忠心照耀在史册上就行了。

故答案为:
        这两句跟“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都属于以诗明志,都采用了直抒胸臆的抒情方式。
本题考查赞歌的创作。
★    “讴歌”即为“赞歌”“赞语”,是歌颂人物的文字。根据题干示例可知,赞语需要结合人物生平予以评价,即结合谭嗣同的死对当时中国社会的意义来评析即可。

故答案为:
        示例:谭嗣同要以死来警醒人们:在中国,革新与革命都是要流血的,人们看到他的死,就知道应该怎么做了。赋予自己的死如此深重的意义,他才能如此慷慨激昂,横刀笑对苍天。历史没有辜负他,菜市口滚落的头颅最终埋葬了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谭嗣同真正赋予了死亡最伟大的意义,和他那位楚地先人屈原声气相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