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2页

第2页

信息发布者:
“不到”表明时间短,且含“渡江迅疾,作战顺
利”之意;“突破”有“在有敌军防守的情况下,
我军歼灭或击溃守敌,冲破敌阵”的意思。这
两个词准确有力地写出了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
锐不可当之势。
中路军首先发起渡江作战,所以先说。西路
军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敌军抵抗甚为微
弱,而东线敌军抵抗较为顽强,所以西路军
接着中路军说,能合在一起,并加以分析评
论。最后说东路军激战,文势涌起高潮。
这篇消息的主体,三路大军三个层次,看三个层次
的衔接,就可以看出全文是一气呵成的。中路和西
路,都从时间说起,中路一层开头是“二十日夜起”,
西路一层开头是“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这样并列,
层次分明,又紧密衔接。说了西路战况之后,又合
起来有所议论,议论最后两句是“汤恩伯认为南京、
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
一线。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
又被我军突破了”。话题从“西面”转向“东面”,很巧
妙、很自然地转到了东路一层。可见,作者是很注
意每层之间的衔接的,所以全文流转顺畅,一气呵成。
“不含”说明“九江”不包括在渡江范围内,
体现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不料”有嘲讽意味,汤恩伯本来是来督战的,
结果不但无“战”可“督”,而且全军覆没,狼
狈不堪。“不料”显示出我军的神勇。
C
C
标题
主体
背景
结语
毛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