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之妻“献疑”,智叟则是“笑而止之”,两处对话的语气有很大 的差异。其妻是真诚帮助,让问题考虑得更全面,说话语气是诚 恳的;而智叟则充满嘲讽的口气,是自作聪明、愚妄自大地阻挠。
困难有: ①两座山非常高大险峻。 ②愚公年老 力衰,移山人员少。③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表面上看, 是天帝施以援手, 帮助愚公解决了困难,实现心愿。但深入分析就能发现, 操蛇之神 “惧其不已”, 说明愚公具有非凡的毅力与恒心。 而“帝感其诚”,“诚”就是愚公的诚心,也就是要克服困难就得下定决心, 坚持不懈,决不动摇。所以, 愚公是依靠毅力、恒心与精诚成功平险的。
这个小孩子, 年纪很小, 阅世不多,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帮助愚公, 也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宴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了众人的拥护。这样写,一方面增加了文章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另一方面也为“智叟”设立了另一个对照, 使下文愚公驳斥智叟“汝心之固, 固不可彻, 曾不若孀妻弱子”的话有了根据。
智叟与愚公形成鲜明对比。智叟之“智”在于认为愚公“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他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认为人在困难面前无能为力,他的“智”共实是老于世故、鼠目寸光,实是愚。而愚公做的是造福子孙的大事,他的“愚”,其实是甘于奉献,公而忘私,是大智若愚,并且愚公认为予孙无穷匮而山不加增,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实为明智之举。智者实愚,愚者实智。显而易见,这样命名对比鲜明,讽刺效果强烈,告诫人们不能用急功近利、老于世故的眼光看待长远之举。
不同意。 赵翼认为在自然面前,人的力量终归是渺小的, 单纯依靠愚公之力, 移山不可能成功。其实, 赵翼看问题没有抓住本质,愚公移山的成败其实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愚公身上所体现的毅力与诚心。从这个意义上说,愚公的精神是伟大的,值得学习。 (提出相反看法也可以, 言之成理即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