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124页

第124页

信息发布者:
尾联运用典故,说出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
千百年来,兴亡更替,人们对此无能为力,那就置
之不论,一切付之酒杯,以免徒然的伤感吧。
刘诗既表达了吊古伤今之情,也揭示了六朝兴亡的
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世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王诗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传达了诗人的
无可奈何之情,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其
必然性的思想。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
★     尾联以丰富的想象和怀古的诗情述说南朝旧事:那金陵城中的东府城曾是东晋简文帝的丞相、荒淫的会稽王司马道子的府第所在,而如今只剩下几间佛寺了。想当年杜牧泊秦淮河上,听到商女唱着陈后主谱写的《玉树后庭花》遗曲,便联想到那淫靡之音终于使后主成为亡国之君。杜牧写出过“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的诗句。如今这十里秦淮,依旧画舫不断,余唱未休。诗人借此表达了对王朝更替、兴衰迅速的感叹,对世事无常的无能为力,并表现出要豁达看待这一切,一面徒生伤悲的思想。
故答案为:
       尾联运用典故,说出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独特感受:千百年来,兴亡更替,人们对此无能为万,那就置之不论,一切付之酒杯,以免徒然的伤感吧。
本题考查对比赏析作者情感。
★  《金陵怀古》前半部分写所见之景,点出与六朝有关的金陵名胜古迹,以暗示千古兴亡之所由,取决于人事!至后两联则通过议论和感慨借古讽今,暗示当今唐代的统治者依托关中百二山河之险,沉溺在声色享乐之中,正步着六朝的后尘,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从而揭示出全诗主旨:警示当世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
★  《金陵怀古四首》(其一)是王安石在金陵感怀历史兴亡而作的一组七律中的一首。前四句是一层,表达了诗人对子孙丧失前辈打下的天下的根本原因是追求豪华、安逸生活的认识,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必然性的思想。后加句为第二层,借《黍离》《麦秀》之歌,表达诗人对物是人非、昔盛今衰的感慨,以及千百年来,人们对兴亡更替无能为力,而自己也只能如此,只好一切付之酒杯的伤感之情。

故答案为:
       刘诗既表达了吊古伤今之情,也揭示了六朝兴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事,并警示当世统治者能够以史为鉴。王诗表面上是怀古吊今的嗟叹,其实传达了诗人的无可奈何之情,隐含着历史朝代的兴衰更替具有其必然性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