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122页

第122页

信息发布者:
我自幼刻苦攻读经书,取得功名在朝廷做官,在频
繁的抗元战争中度过四年。
国家山河分裂就如风中飘飞的柳絮,我个人命运也
动荡不安,就像是雨中的浮萍。这一联运用了比喻
的修辞方法,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
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惶恐”和“零丁”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当
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表明诗人视死如归、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
充分体现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
本题考查对诗歌句子的理解。
★    结合所学及提示,对题干句子做出简单的翻译即可。

故答案为: 
       我自幼刻苦攻读经书,取得功名在朝廷做官,在频繁的抗元战争中度过四年。
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的能力。
★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的意思是:国家山河分裂就如风中飘飞的柳絮,我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就像是雨中的浮萍。
        这两句诗都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前一句的本体是山河,喻体是风飘絮;下一句本体是自己的身世,喻体是雨中的浮萍。飘絮和浮萍都有无依无靠的特点,这里诗人把自己的身世和国家命运结合在了一起,表达出担忧之情。 
故答案为:
        国家山河分裂就如风中飘飞的柳絮,我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就像是雨中的浮萍。这一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暗示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情怀。
本题考查对诗歌重点字词的理解与掌握。
★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句意为:惶恐滩的惨败让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叹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虏自此孤苦无依。
       诗句中是巧借地名的谐音双关,进而表达出作者所处环境的艰难与危险,表达了作者对前途命运的担忧。概括为:两个地名,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故答案为:
        “惶恐”和“零丁”是两个地名,另一层意思是写出了当时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感情的能力。
★    本诗作者通过对自己身世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自己身世飘零,国家败亡的痛心,体现了他慷慨激昂的爱国热情和视死如归的高风亮节,以及舍生取义的人生观。抓住诗句中“谁无死”、“丹心”、“汗青”等词语来理解与把握主题思想,这样就容易写准确。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自古以来,人都不免一死,但死得要有意义,倘若能为国尽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由此可知诗句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宁死不屈、以死明志的决心、宁折不弯的民族气节。​
故答案为: 
       表明诗人视死如归、舍生取义、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