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54页

第54页

信息发布者:
毛泽东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
多才的知识分子。 
他们耐心、勤劳、聪明、努力学习
看到他们就看到了中国的未来和希望。
这本书过去值得介绍给一切中国读
者,现在更值得介绍给每一位中国读者。
周恩来
质朴纯真,好学认真
徐海东
(更多请查看作业精灵详解)

示例一:周恩来。
 周恩来拖着为中华 之崛起而读书的信念,先后赴日本、欧洲留学,接触了马克思主义等先进思想后,他深感应找到符合中国国情的救亡图存之路,于是他果断投身到社会革命中。为了保住新生的苏维埃共和国,他在南方经过多年的艰苦斗争,成功组织了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广州公社失败后,他转入地下活动,一直到1931年,他终于“闯破封锁”,到达江西和福建的苏区。这些都充分说明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符合微电影主角的选择标准。 
示例二:毛泽东。
    毛泽东年轻时就有强烈的自由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始终致力于推翻封建主义,建立人民当家作主的新中国。他博览群书,涉猎广泛,是一个“颇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战略家”,曾对斯诺做出的“停止内战,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很快就会实现”“在占领中国的长期负担的重压下,日本的经济是要崩溃的”等政治预言,最后全都实现。面对国民党军队的围剿和严重的党内矛盾,他带领队伍经历了井冈山战斗、长征等艰苦卓绝的考验,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这些都体现了毛泽东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符合微电影主角的选择标准。
    示例三:徐海东。
他是共产党领袖中唯一的“纯无产阶级”,致力于消灭一切坏事。1927年4月发生右派政变,共产党被迫转入地下,他认为采取独立行动的时机已成熟,于是组织工人和农民,凭着一支手枪,八发子弹,建立了一个新的苏区,在国民党一次次的“围剿”下,他带领着将士和百姓一次又一次“反围剿”,他打仗十年,负伤八次,巩固了苏维埃政权。这体现了他具有强烈的使命感、远见卓识和百折不挠的精神,符合微电影主角的选择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