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64页

第64页

信息发布者:
因为“我”亲眼看见的白杨树与“我”想象中的白杨树形象完全不同,有一种纤尘不染的英
挺伟岸,也有谦谦君子般的疏朗简洁、儒雅低调。
(更多请查看作业精灵详解)
茅盾笔下的白杨树紧密团结,力争上游,象征着北方抗战军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体现
出来的朴质、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本文的白杨树英挺伟岸、疏朗简洁、儒雅低调,
象征着坚守岗位、默默奉献、忠诚于事业的“君子”品格。
枝枝争上游

我赞美梅花,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顽强的生命,尤其象征了人们在恶劣环境中所表
现出的坚毅、刚强、永不屈服的精神。
(更多请点击查看作业精灵详解)
示例一: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风以人的动 作,风可以“敞开膀子”毫无阻挡地从白杨树的树叶间穿过,生动传神地表现了白杨树的树叶疏朗,在风中萧萧有声的特点,表达了“我”对白杨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示例二:运用对比手法,将南方树木又密又厚的树叶与白杨树疏朗的树叶相比较,用南方树木的树叶在风吹拂下的声音模糊没有重点,反衬出白杨树的树叶在风中翻动的声音浑厚庄严,突出强调了“我”对白杨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示例:首先写诗文中的白杨树给“我”的感受是 仓皇晦暗、萧条冷落的,后来“我”作为老师上《白杨礼赞》一课时依旧将信将疑,以为作者是怀着主观偏见,故意拔高白杨树的形象;然后写“我”亲眼看见白杨树时感到非常惊奇并喜欢上了白杨树的英挺伟岸、疏朗简洁和儒雅低调。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这样写更直观地表现了“我”对白杨树情感态度的变化,使文章波澜起伏,富有变化;更有力地突出了白杨树的精神风貌,表达了“我”对白杨树的喜爱与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