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1]平视。文中的“我”是父亲一生辛劳的见证者。小说中的父亲面对生活执着而坚韧,是朴实的中国农民的代表。父亲的愿望是建造有高台阶的新屋,而当愿望实现时他却又处处感到“不自在”,感到从未有过的空虚和落寞。付出了一生辛劳而获得的物质的丰富并未带来精神的愉悦与阶层的跨越,父亲的一生令人唏嘘,带给人思考。
[示例2]仰视。小时候的“我”常常在青石板上玩耍,总是仰视父亲,那时候的父亲是高大而强壮的,代表着勤劳而强壮的中国农民形象。父亲为了他一生的梦想努力奋斗,他渴望获得尊严,为此他一生辛劳,最终衰老。父亲的勤劳与执着是令人敬佩的,是充满了人性的温暖与光彩的,父亲也代表了那一代勤劳朴实的父辈,是值得人尊重、敬仰的。
[示例3]俯视。长大了的“我”的目光总是停留在父亲的头顶,父亲省吃俭用,辛苦劳碌,终于建成“九级台阶”,实现了自己的毕生追求。然而,父亲想要得到的“高地位”却始终没有得到,他反而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迅速衰老。父亲的物质理想得以实现,但精神理想却受挫,这样的结局出人意料又令人伤感。用俯视视角更显父亲形象的孤独与脆弱,更具悲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