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50页

第50页

信息发布者:
示例:不同意。本诗以淇水岸边葱郁的修竹起兴,描写了一位文采斐然、气度端正、
有威仪的君子,表达出对这位君子的敬仰与赞美,这与《蒹葭》表达的主人公苦苦追
寻、求之不得的怅惘、失望不同,故应选用舒缓、优雅的背景音乐。
《鹿鸣》与《关雎》都运用了“兴”的表现手法,即先说别的事物,引出所吟咏的对象。
《鹿鸣》开头先写一群鹿儿呦呦欢鸣,在原野上啃食艾蒿,渲染了和谐愉悦的氛围,
自然引出下文对宴请宾客,其乐融融场景的描写。
示例一:赞同。这样写诗、解诗是为了更好地表达情感或传递思想,因此可以引用一
些符合当时情境的诗句来达到这个目的,而不需要全篇挪用。而且随着时代的发展,
不同时代的人对诗文原句的理解也会产生转变,使诗歌的意义承载范围扩大,更有活
力。 
示例二:不赞同。这种“断章取义”的解诗方式过于主观随意,往往忽略了诗的原初意
义及整体含义,曲解了诗的原本内涵,不利于诗歌的传播与教学。同时这种写诗方式
会使读者产生误解,无法准确地传达诗人想表达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