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76页

第76页

信息发布者:
“风怒号”从听觉上突出了秋风之狂,“卷”从视觉上形
象地写出了秋风的肆虐。“飞”“渡”“洒”“挂罥”“飘转”
词写出了秋风对茅屋的破坏,侧面表现出秋风的肆虐。
 这样的描绘为后面写屋漏遇雨、自己境遇之惨蓄势。
示例:诗中以“南村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
的年老无力;“南村群童”是无知的,在当时的社会背景
下出现这种情况是很正常的,但就诗人来说是无可奈何的。 
这首诗从个人的遭遇着眼,以小见大、推
及人地表达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
春水方生,桃花夹岸;云帆一片,枫树成林,展现
出一幅明媚迷人的春光图。 整首诗反映的是诗人衰
病时愁苦悲哀、无法自遣的心境,却以明媚的江上
春光开头,以乐景写哀情,让哀情把明朗欢快的气
息抹得干干净净,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悲苦。
①颔联表达了诗人远离家乡、长年颠沛流离的羁
悲愁之苦;②颈联表现了诗人年老多病、本应
北归长安却南下衡湘的命运坎坷之苦;③尾联表
现了诗人一生苦吟,不被理解赏识之苦。 
农忙时节农家全家上阵,抢收小麦的场景;一个
没有了土地的农妇捡拾麦穗并诉说身世的场景。 
从“家田输税尽”一句可知,贫妇以前家里也有田地,
是沉重的税收使她失去了田地,只能“拾此充饥肠”。
正在田间辛苦劳作的丁壮们,将来极有可能也会像
贫妇一样失掉自己的田地。诗人塑造贫妇的形象,
刻揭示了沉重的税收对百姓的伤害之深。 
相同点:两首诗都表现了封建社会里普通劳动人民的悲惨
生活,揭示了赋税、官吏乃至封建统治者是导致人民生活
痛苦的根源;不同点:《观刈麦》还流露出作者的自责。
示例:杜甫——唐代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人物,其诗
因反映当时的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
其作品“三吏”“三别”是现实主义诗歌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