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例一)我认为这并非诛心之论。既然刘禅的昏庸无能世人皆知,那么对此刘备自己也是很清楚的。
刘备历经艰辛打下的基业若在儿子手中失去实在可惜,因而才会说出这些话。对于诸葛亮,刘备是非常
信任的,这从“属以后事”“事之如父”中可以看出;并且,对刘备而言,诸葛亮自身的修养是过关的,他
教育儿子且强调“修身、养德”,他自己在这方面必定也是有所成就的。
(示例二)我认为这是诛心之论。刘禅的昏庸无能是世人皆知的,“可辅”与否刘备自己是很清楚的。诸
葛亮教育儿子要“修身、养德”,但是对于诸葛亮自身的品质,刘备可能还需要确认,因而说出了这样的
话。刘备若是真有心让诸葛亮取代刘禅,便不会说出这样的话;并且,在得到诸葛亮的回答之后,刘备
让刘禅对诸葛亮“事之如父”,确实是让诸葛亮尽力施展才能,但这很有可能也是在礼法上对诸葛亮做的防
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