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课本网 第48页

第48页

信息发布者:
愤怒的样子
吉凶的征兆,这里偏向凶兆
穿白色丧服
明白,懂得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
有先生您在啊!
布衣之怒
伏尸二人,
流血五步
聂政刺韩傀 
要离刺庆忌
挺剑而起
【参考译文】 
        秦王勃然大怒,对唐雎说:“先生也曾听说过天子发怒的情景吗?”唐雎回答说:“我未曾听说过。”秦王说:“天子发怒的时候,会倒下数百万人的尸体,鲜血流淌数千里。”唐雎说:“大王曾经听说过百姓发怒吗?”秦王说:“百姓发怒,也不过就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唐雎说:“这是平庸无能的人发怒,不是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发怒。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在宫殿上。他们三个人,都是平民中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心里的愤怒还没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加上我,将成为四个人了。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都要穿上白色的丧服,现在就是这个时候。”说完,拔剑出鞘立起。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说:“先生请坐!怎么会到这种地步!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但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识别和理解能力。
★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要注意辨析词义用法的变化。
     (1)勃然大怒。怫然:愤怒的样子。
     (2)上天就降示了吉凶的征兆。休祲:吉凶的征兆,这里偏向凶兆。
     (3)天下百姓因此穿白色丧服。缟素:穿白色丧服。
     (4)我明白了。谕:明白,懂得。
故答案为:
       (1)愤怒的样子     (2)吉凶的征兆,这里偏向凶兆
       (3)穿白色丧服   (4)明白,懂得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    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
        挠:屈服。
        谢:认错、道歉。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故答案为:
      秦王变了脸色,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
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
★    翻译文句是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翻译要要做到三点,原意不能改变,关键字词要译准确,句子要通顺。
★    本题要解释清楚关键词语:
        以:凭借。
        存:幸存。
        徙:只,就。
        翻译后要疏通句子。
故答案为:
        安陵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地方幸存下来,就是因为有先生您在啊!
本题考查抓取信息的能力。
★     根据“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可知唐雎以“布衣之怒”应对秦王的“天子之怒”。
        根据“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可知唐雎以“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应对秦王的“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以“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的事例表达了自己将效法他们的决心。
       根据“挺剑而起”可知最后唐雎以实际行动震慑秦王,迫使他屈服。

故答案为:
       布衣之怒        伏尸二人,流血五步
       聂政刺韩傀、要离刺庆忌      挺剑而起